今年以来,天等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,精准服务企业用工,多举措帮助企业招工揽才,有效地缓解了用工难、就业难问题,积极推动复工复产,有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。
建平台,为企业招工“聚才”。今年年初,该县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,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数量、年龄结构、文化结构、就业需求、就业意向、技能情况以及培训就业愿望等情况,建立人力资源信息档案,为企业网罗汇集各类人才、人力。同时,县人社局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等职能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沟通,整合网络、微信等资源,建立全县人力资源供需信息大数据平台,由人社部门负责与企业进行实时对接,实现人岗精准匹配。
广招工,为企业招工“引才”。依托“春风行动”“就业援助月”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,该县将微型招聘会开办到乡镇、村屯,在广大农村为企业和城乡劳动者搭建起了就业用工供需服务平台,开辟城乡劳动力就业招聘绿色通道,送岗位到老百姓的家门口,鼓励和引导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。组织招工小分队深入村屯,通过流动式“点对点”招聘活动,弥补定时定点招聘会时间短、范围窄、难招到人的缺陷。此外,该县还通过抖音直播招聘活动等线上招聘形式,面向社会大张旗鼓招工,以满足本县企业用工需求。通过广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、桂聘平台、全县124个行政村(社区)的户外LED显示屏、新闻媒体等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,实施全年动态招工管理。今年以来,该县已开展定点大型招聘会20场,举办各类小型招聘会、流动式招聘会近150场,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15000份;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218个,签订就业意向1580人。
办培训,为企业用工“育才”。该县推行“政府搭台,校企合作,精准培训”的培训模式,由县人社部门牵线搭桥搭建平台,组织有培训需求的企业与区内培训机构建立结对培训机制,以“农民夜校”、 “流动教室”、“移动考场”等形式开展订单、订岗、定向式、点菜式培训。借助“以工代训”、职业培训券、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政策的支持,大规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,有的放矢地提高培训的精准性与实效性,为企业培育出专业技术人才。今年以来,该县共开展“以工代训”2527人次,“双千结对”学徒制培训215人、特种作业培训147人。
出政策,为企业用工“留才”。该县在全面落实返乡创业农民工职业培训补贴、企业新增岗位社会保险补贴、带动就业奖补等国家扶持就业创业政策的基础上,加大就业服务政策扶持力度。县本级出台了《天等县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暂行办法》等政策文件,吸引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、留乡就业。依据该县的返乡就业创业政策,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与企业(车间)签订1年以上(含)劳务协议的,并连续实际在企业(车间)工作满1个月,给予就业人员奖励1200元/人,奖励资金按400元/月逐月发放;如属夫妻共同返乡就业,给予奖励3000元/户,奖励资金按1000元/月逐月发放;返乡就业与企业(车间)签订1年以上(含)劳务协议的,并连续实际在企业(车间)工作满3个月(含)以上,有意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到务工所在地随读的,新学期开学优先就近安排到县城或乡(镇)政府所在地学校就读。通过系列鼓励政策措施,帮助企业留住人才,保障企业用工问题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